2015年10月,首届中国音乐教育大会在美丽的上海如期举行,我有幸参加这次大会。本次会议由中国音乐学会主办,大会的主题是“传承·发展·创新”,以主题演讲、专家报告、工作坊、圆桌会议、论文宣读、演讲比赛、论文海报展、音乐会的形式,传递了中国音乐教育前沿的最新消息,最新理念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大会代表犹如进入了音乐教育教学超市,穿梭在各个场馆,享受着巨大的音乐教育精神食粮。经过5天的学习真是感受很多。
传承。年过七旬的李丹娜老师、杨丽梅老师、亲自主持工作坊。她们所传递的不仅仅是音乐教育、教学的方法,更是在传递对音乐教育的激情、职责和热爱。其二,从会议的展示成果可以看出,能够有意识的传承、挖掘彰显中国音乐教育的传统以及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传统,不仅有关于“延安鲁艺音乐教育的模式对当代教育启示的研究”、“学堂乐感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等,还有从新颖的、综合的角度对传统音乐文化元素深度挖掘的研究。如根据梅花三弄创编的古诗乐画等。
发展。本次会议安排了四位嘉宾的主题演讲,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以创作力为培养核心的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向我们全方位的展示了音乐教育从专业院校到中小学到社区到社会,如何面向每个人的美好前景。也通过科学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了音乐的神奇的力量,并且通过音乐与人、音乐与教育的关系做了一些批判性的思考和反思。第二,形式多样。大会提供了7种主题的交流形式,参与性强、交流互动 的机会多,发表见解,相互学习,彼此启发。第三,议题广泛、视野开阔。本次议题既有一些传统的、经典的议题,如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社会社区音乐教育等重大研究问题,如,“音乐教育的慕课研究”,“学校音乐教育质量检测的研究”,“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还涉及了富有意义的国际比较研究,如“委内瑞拉音乐救助计划与首师大音乐支教实践比较研究”。第四,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有深度、有意义,有方法。如闫宝林先生的工作坊,关于“合唱音准与节奏的复合式训练”,于丹红老师的“慕课的信与道”,他们都清醒以批判精神和对音乐热爱对技术手段与音乐之美,音乐的基本要素与变化的融入问题提出了诸多的可发展的想象的空间。第五,音乐教育的队伍壮大,全面覆盖了基础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普通高等音乐教育,以及新兴的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的特点。
创新。首先,观念的创新。只有音乐教师、音乐研究者的创造力能够得到激发,得到肯定,得到展示,才有可能进一步将创造力带到自己的课堂上,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第二,是多学科的交融,本次会议吸引了海内外,不同学科的学者、作曲家、艺术家的深度参与,实现了多学科的交融,这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教育教学法,而是有意识的突破划定为耨的局限,开阔了眼界。例如,于海先生的主持工作坊“管乐艺术的魅力”,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阐释“创作音乐的神经可塑性”等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多渠道的视角。
这次音乐教育大会,使我们明晰了研究的方向:要在音乐教育这块阵地上,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中扎实工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撰稿人:李姝
教学管理部
2015年10月20日
欢迎关注公众号